浅谈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浅谈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摘要:混凝土下部结构承受着大部分的荷载,尤其是在施工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混凝土结构已在房屋建筑中广泛应用。它对于整个建筑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其强度必须达到足够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形、环境的影响。本文就通过对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下部结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结构因其具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整体性好、可模性好及抗渗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引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又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如表皮缺损、裂缝等都是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这些通病既影响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严重的更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施工企业及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1)混凝土的粘结性不易控制,因混凝土的粘结性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建筑混凝物粘结性不够而偏松散或者是粘聚力过强而造成混凝土不宜浇筑等现象的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对水泥的强度没有进行正确的选择,当水泥的强度较强时就会出现混凝土的粘结性不够强,从而在进行混凝聚构工作时就会比较松散,而当水泥的强度较弱时就会出现混凝土的粘结性过强使混凝力较强,对浇筑工作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其次,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较短,所以混凝土在施工浇筑的过程中其均匀性就会比较难以控制。最后,假如在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中选用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不正确都会导致混凝土的粘结性出现不正常的结果。 (2)混凝土结构内部空洞并出现蜂窝、麻面和露钢筋的现象。 混凝土结构工程往往由于其表面混凝浆的分布不够均匀,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导致出现一些凹陷的坑洞,这种现象就是麻面。蜂窝主要是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比例配备不够精确或者是搅拌的时间不够,使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而产生的现象。当蜂窝特别多或者蜂窝特别大就容易出现空洞的现象。而出现露钢筋的原因往往是混凝浆没有盖住钢筋密集的位置,使钢筋暴漏在外,当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足时在拆模时伴随着混凝土出现缺口的状况就会相应的出现露钢筋的状况。 (3)混凝土结构的缝隙连接中有较大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