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一五”信息化进展规划济南市”十一五”信息化进展规划一、”十五”成就与进展形势 (一)”十五”信息化进展回顾。 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进展。”十五”期间全市信息产业以年均 22%的速度快速增长。 实现销售收入 408.2 亿元,比”九五”末增长 2.8 倍;增加值 118.9 亿元,增长 1.6 倍,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 6.3%,比”九五”末提高 2.8 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 143.6 亿元,软件产业 95.3 亿元,信息服务业 169.3 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 3 倍、7.9 倍和 4.2 倍。规模以上企业 223 家,比”九五”末增加 56.7%,其中过亿元企业 12 家,过 10 亿元企业 3 家,过百亿元企业 1 家。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 18.06 万元炖人,是全市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 4 倍。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软件产业年均增速 35%,独立软件规模与实力居全省首位,在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 6 位,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 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了以计算机炖服务器、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家电和半导体元器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优势产品,浪潮服务器连续 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 2.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进展,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高速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固定电话升至 8 位,无线市话网、800M 数字集群专网、CDMA 网、数字电视系统建成开通。建成并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了各领域业务系统,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并开展了多种信息服务,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公共支撑环境。 ,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44 线炖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 45 部炖百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24%,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 53 台炖百户,分别比”九五”末增长 1.3 倍、3.1 倍、8.8 倍和1.7 倍。 3.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各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实效。75%的市直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覆盖所有县市区和部门,”金税”、”金财”、”金盾”等”十二金”工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围绕政府机制体制改革实施的跨部门政务协同工程成效显着,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 20 个部门企业基础数据的交换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数据支撑;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以网络为支撑实现”一厅式”并联审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