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转向酸多级注入酸压工艺在高桥—杏河区块下古储层改造中的应用清洁转向酸多级注入酸压工艺在高桥—杏河区块下古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摘 要:高桥-杏河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古潜台南部,该区块的下古储层具有储集性差、非均质性强、地层压力系数低等特点,经多年勘探开发均未达到理想的储层改造效果。2025 年采纳了大排量多级注入酸压工艺对下古储层进行改造,并对施工规模、压裂管柱进行优化,有效的提高了该区块下古储层的改造效果,为今后进一步的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高桥-杏河区块 下古储层 清洁转向酸 多级注入酸压 高桥-杏河区块位于靖边气田南部,该区块自 80 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勘探开发,2025 年成为长庆油田公司重点开发区块。该区块下古储层主要采纳常规酸化、交联酸加砂压裂等工艺进行改造。截止目前,已完成下古储层改造 52 口井,平均无阻流量仅2.28×104m3/d,储层改造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高桥-杏河区块下古储层特性 该区块下古生界主要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的沉积碳酸盐岩,埋藏深度 3000-3700m,厚度 312-357m。马五段自上而下物性逐渐变差,上部马五 1、马五 2 为受风化壳影响,残留厚度 70-100m,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夹泥质云岩、膏质云岩,是本区块的主要工业层段。与靖边气田相比较,本区块主要有以下特性: 1.孔隙充填程度高、储集性能差 该区块储层主要为裂缝—溶蚀孔洞型,主要填充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充填程度较靖边气田高,以半充填-全充填为主。 图 1 高桥-杏河与靖边气田下古储层填充物比较 2.储层相对致密,非均质性强 通过对各区块的岩心进行分析,该区块与靖边气田相比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其岩心主要为孔隙型和裂缝—微细孔型。以马五 1 亚段为最好,平均孔隙度为 4.72%,平均基质渗透率为 1.15×10-3μm2。本区块马五 1+2 各小层发育齐全,除主力气层马五 12、马五13 外,马五 11、马五 14、马五 21、马五 22 均不同程度钻遇含气层系,孔隙度整体偏低。 图 2 高桥-杏河区块有效储层岩心样品孔、渗统计 3.出水分布特征 通过前期的试气结果,该区块下古储层部分井改造后地层不同程度出水,对储层改造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截止目前,本区快内共完试 108 口,其中出水井 36 口,且出水层段以马五 13 和马五 12 为主;出水量≥6 方/天的井 14 口,占出水井比例达 38.9%。 二、清洁转向酸多级注入酸压及其参数优选 通过对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