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壁矿压测定在沿空掘进中的应用煤壁矿压测定在沿空掘进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进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采煤技术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进展以及工业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而在采煤过程当中,沿空掘巷是减少煤柱压煤,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某些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然而,由于沿空掘巷的力学环境与一般的煤巷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维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对沿空掘巷围岩的矿压和位移进行长期观测,并进行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采矿工程; 沿空掘巷; 测试; 矿压; 支护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简介 本文选取某一工程作为具体讨论对象,有效运用煤壁应力观测观测方法,并对某一工作面的矿压进行长期的系统测试。这一工程面的上限高程分布为-268m,下限高程分布为-305m,煤层的平均倾角约为 4.4°左右,厚度大致为 2.6m。具体状况见表 1 所示: 表 1:工作面具体状况一览表 这一工作面一共揭露了十几条断层,在这其中存在 5 条的落差在 1.5~2.5m 之间,剩下的断层落差都在 1.5m 以下。工作面采纳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采纳上跳跃式开采,回采时,与其上、下相邻的工作面均未回采。 2.工作面斜洞矿压观测 2.1 观测点布置 我们在工作面的下巷专门开辟了一个用于观测的洞室,通过这一观测洞室对沿空掘进巷道的矿山压力以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观测。斜洞自风巷上帮沿煤层跟顶掘进,掘进走向与风巷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垂直,控制其长度为 12m,同时,还需要对斜洞与工作面收作线之间的距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具体为 38.5m。在这一观测斜洞之内,对支架载荷剖面进行设置,根据从风巷向内的方向排序依次为 P1、P2、P3、P4、P5、P6、P7,这 7 个支架荷载剖面与风巷边缘的距离分别为 1m、3m、5m、7m、9m、10m、11m。在支架荷载剖面设置完成之后,在每个剖面靠收作线一帮棚腿下布置一个测点,并有效运用双膜式压力盒对矿压进行一定程度的测量。同时,为了保证工作面在推过斜洞之后此次观测仍然能够继续进行,我们还专门埋设了屏蔽电缆。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测点数据有效的引至收作线以外 10m 处,然后再运用专门的仪器对其进行继续观测。 2.2 煤壁压力的显现 这一工作面斜洞矿压的观测一共用了 146d,所获得的数据量为600 多,具体情况见表 2 所示: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