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意见一、全面规范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各项社会保险权益、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和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时间等,并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一式二份,建筑业企业和农民工各一份。建筑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压农民工劳动合同文本。施工企业应在开工10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备案。凡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和备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每招用一人给予500元罚款处罚。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违反规定非法转包、分包工程造成劳动关系混乱,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教育、处罚拒不纠正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将案件函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造成群访后果的降低或取消其建设施工资质。二、依法强化薪酬管理,完善工资支付机制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实行月薪制,由企业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月直接支付给农民工。实行计件工资的,工程量在一个月以上的,按每月完成的工程量实行月结月发。工程量在一个月以内的,应在工程完工后15日内全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实行计时工资制的,不得低于我市建筑行业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可合理自拟劳动定额,上不封顶,多劳多得。施工企业除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和应由农民工个人支付的各项保险费,以及对生效的法院判决、劳动争议仲裁裁定和调解书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社会保险费外,不得扣发农民工工资。因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产生纠纷,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间协商或依法解决,不得以此为借口克扣农民工工资。因农民工本人原因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该企业可按照劳动第1页共5页合同约定从农民工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农民工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认真履行法定责任,保障工资按时发放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签订施工合同,必须明确约定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和工程款优先、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条款。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工程款,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建筑材料等实物或有价证券抵付。建设单位要对施工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跟踪监督,总承包施工企业要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施工企业的工资支付进行全程管理。建设单位与总承包施工企业,总承包施工企业与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未结清工程款前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建设单位或总承包施工企业(按照不超过未结清工程款的数额)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总承包施工企业将工程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的,发包、分包企业应承担清偿拖欠工资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查处施工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案件时,施工企业负有举证责任,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农民工出勤记录和有关工资支付凭证。逾期不能提供或者拒绝提供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按照劳动者的诉求认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事实成立,责成施工企业按照本行业同岗位同工种的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农民工工资。四、健全工资保障机制,预防欠薪事件发生实行建设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提交《农民工工资监管方案》和《农民工工资发放办法》,同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开户银行专户缴纳工资保障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款证明和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到位证明方可办理开工手续。施工企业按照工程建筑面积30元/平方米缴纳工资保障金,建设单位按照工程建筑面积5元/平方米缴纳工资保障金。第2页共5页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限期补发,逾期不补发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动用工资保障金先行支付农民工工资,并责令责任单位及时补缴已动用的工资保障金。施工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达行政处罚通知后逾期拒不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