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综合措施分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综合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电能计量装置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国家电力部门在电网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下面本文将对电能计量综合误差检测、及电能计量装置在设计选型时的注意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电能计量;电力系统;综合误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互感器的合成误差,而其主要原因是在计量装置的设计选型时互感器二次下限负荷远远大于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造成的。这就需要在计量装置设计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到互感器二次的实际负荷, 以免由于互感器二次负荷而对计量装置综合误差造成更大的影响。总之, 目前计量装置综合误差来源于互感器合成误差, 互感器合成误差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能计量的装置 不同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等。探讨了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抄表以及反窃电等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如下: (1)关口电能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了缺陷,实行了国产三相两元件感应式电能表。 (2)电力单位的供电量是按发电机出口电量减去厂用电量来综合考核的,但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如不少电厂的高压出线侧没有电能计量装置,而主要的计量点设在发电机出口,最终就不能很好地准确计量关口电量。(3)关口表现场校验方法不合理,并且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 二、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 1、电能表使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1)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必须根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合理选择电能表的型式、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对于月平均用电量在 100 万 kW.h 以上的Ⅱ类高压计费用户,实行 0.2级的电压、0.2S 级电流互感器,0.5 级的有功电能表及 2.0 级无功电能表。在实际运行中,若用户的负荷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常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 30%,长期运行于较低载负荷点,会造成计量误差,应采纳宽负载电能表。 2)有关三相三线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能将引起附加误差。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点普遍有电流存在,而 Ib=In-Ia-Ic 所以,缺少电流 Ib 所消耗的功率,引起附加误差。2、电能表产品误差根据国家统一电能表设计要求,生产电能表应实行五类磁钢,该类磁钢性能稳定不易失磁,是保证电能表误差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