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强市林业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将XX县区由一个农业大市建成农业强市的决定,以及以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为龙头,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现就林业在建设农业强市的战略地位谈几点粗浅认识。1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对农业起到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是形成区域性气候和水文条件、地理景观的决定因素,它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它内部的相互关系、构造、机能也极其复杂,是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类型之一。世人皆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建设农业强市,实现粮食总量增加,除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外,没有森林这个屏障的保护,要取得粮食高产、稳产是不可能的。现就我市森林覆盖面积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说明森林的巨大作用。我市1970年前,森林覆盖率42.9%,现在下降到19.6%,由于森林覆盖率的锐减,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水分小循环失调。据市气象资料记载,现在的降水量比1977—1998年2o年平均降水量,每年减少7o.5毫米,在此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加5.7%。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现在,降水量忽增忽减,春涝秋涝时有发生,导致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量不均。应该肯定,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但是,小区域有节奏的变化,也说明了森林覆盖面积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次,风速加快,风力加大,风害严重。我市由于森林面积减少,特别是平原中的岛状林面积大量减少,减少了大气下垫面的粗糙度,气团所受阻力降低,近地面大气层的上界面下降。因此,风力加大,风速加快,全市近百万亩左右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由于大风刮走表土,散失水分和养分,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没有森林的庇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是巨大的。因此,建设农业强市,不仅要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实施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将营造农田防护林做为科教兴林的一个工程,做好落实。第1页共5页2林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对增强农业综合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建设农业强市,在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除了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科教兴农,增粮兴牧,大上乡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一次开发,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同时也要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林产品开发纳入运行轨道。上述农业综合开发,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战略,但近期效益必须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林业就是经营周期长的产业,例如,以现行物价,每造一亩落叶松人工林,15年第一次问伐,取得700—800元的效益,到2o年第二次间伐,即可得到1000—1500元效益,如果按工艺伐设计,到26年每亩全效益达4000—4500元,按常规采伐,到41年时可达7000元以上。因此,乡级和村级都要有规划的建立一定规模的用材林基地,设立“绿色银行”,为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增长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3造林绿化是保障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顺利进行的特殊工程我市在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各类矿藏资源也将大量开发,伴随各类工厂的建立,人口、车辆的猛增,势必带来大量各种微量致害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的健康和对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中,造林绿化是最有成效的措施之一。森林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据计算,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每公顷大约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生产750公斤的氧气。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o.75公斤氧气,排出o.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城125市居民每人只要1o平方米的森林,就可以消耗掉每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所需的氧气。森林、林木具有吸收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功能,森林可以吸尘,对灰尘具有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森林可以杀菌,森林的枝叶能吸附大量的尘埃,减少细菌的载体,因而能使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森林可防噪音,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1o一15分贝,街道绿化树可以降低噪音8—10分贝。综上所述,大力绿化环境,最大限度增加城乡森林和第2页共5页绿化植被面积,是实施“绿色产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