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肉鸡饲养管理的重点事项今年,由于肉鸡饲养利润丰厚,引发了社会上新一轮的养殖热潮,带动了一大批新养殖户。但有些新户因饲养技术不全面、管理经验不足,导致饲养效益不佳。尤其,进入秋季以后,饲养管理难度增大,疾病危害更加严重,养殖户如何进行应对呢?一、加强鸡舍和设备的消毒根据鸡舍和接收鸡苗的日期合理安排冲洗、清理、消毒、空舍的准备工作进度,一般情况下一批肉鸡销售后间隔至少 2 周以上再进下一批肉鸡,以保证鸡舍的准备和足够的空舍时间。进雏前一周要把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舍内空间可用 3%-5%的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用具,墙角与地面用 1%-2%氢氧化钠溶液冲刷消毒,尔后熏蒸消毒:即把所有用具放入育雏舍内关闭门窗,按每立方米空间用 28 毫升福尔马林、14 克高锰酸钾,放入瓷器内熏蒸,封闭鸡舍 24 小时,进雏前一天打开鸡舍通风。检修供暖、通风及照明等设备;堵塞鼠洞,防鼠害;备足所需饲料及用具;制定免疫预防方案,确保药物、疫苗及时到位。二、雏鸡的选择今年,肉鸡雏价格创历年来最高,所以选择雏鸡时一定要慎重。选雏要选壮雏,剔除弱雏和残、畸雏。壮雏的特征是: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响亮,眼大有神,站立稳健,手握有力,反应敏捷,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无出血痕迹。弱雏则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目缩头,站立不稳,蛋黄吸收不良,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三、环境控制环境对雏鸡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入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比较大,对雏鸡的应激强烈,所以此阶段应格外细心。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第一周鸡舍温度应控制在 35-33℃,以后每星期下降 2-3℃,直至降到 20℃左右;夜间外界温度低,鸡活动少,温度应比白天高 1℃。掌握温度应遵循下列原则:初期宜高,后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间宜高;晴天宜低,阴天宜高。温度适宜与否,从雏鸡动态可以判定:温度正常,小鸡活泼好动,分散均匀,羽毛光亮,食欲旺盛,夜间睡眠宁静。温度过低,鸡靠近热源,绒毛耸立,挤压成堆,叽叽尖叫。温度过高,鸡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张开,饮水增加,食欲不好。备注:温度指环境相对湿度为 60%~70%时的温度,该湿度感觉为略微潮湿。2.光照:一般雏鸡入舍后 0~5 日龄实行全天 24h 光照,以后逐渐缩短到 20h 直至出栏。在光照强度上,从第 5 天开始实行弱光照,让鸡能正常吃料、饮水就行,以防惊群。在生长期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