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_第1页
1/4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_第2页
2/4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_第3页
3/4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及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均寿命延长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据 Yang 等[1]报道,中国 20 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 9.7%,其中30%~7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原因,占终末期肾病的 25%~42%[2],在我国糖尿病肾病亦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终末期肾脏病的 13.5%[3]。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缓慢进展性疾病,临床上只要符合尿白蛋白>200ug/min,同时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病变,且除外其他肾脏疾病或尿路疾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分期目前主要按 Mogensen 于 1989 年提出的标准,分为五期:I 期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高,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肥大。Ⅱ期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在正常范围内,或呈间歇性增高,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Ⅲ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定量小于0.5g/d,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波动在 20~200ug/min 或 30~300mg/24h,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更加明显。IV 期为大量蛋白尿期,即显性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定量大于 0.5g/d,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大于 200ug/min 或大于 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逐渐减退,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病变更加明显,可出现典型的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V 期为终末期肾脏病,尿蛋白可因肾小球荒废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小于 20ml/(min?1.73㎡),肾功能恶化,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病理表现为广泛肾小球硬化。 2.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2.1 微量白蛋白尿 在早期诊断中作用很重要。讨论表明[4]糖尿病患者进入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后,每年尿蛋白增长速度为 10%~20%,10~15 年后进入显性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内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导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改变使阴性电子屏障失效,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代谢障碍[5]所致。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在非尿路感染。酮症状态。经血期及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状态下,6 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