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综合利用-虾、贝混养一、混养品种及池塘条件1、混养品种对虾与贝类混养是根据虾贝的不同生活习性特点,实行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提高虾塘综合经济效益。虾贝混养的对虾品种主要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等,实行单茬或两茬养殖。贝类品种主要有缢蛏、泥蚶、青蛤、文蛤、毛蚶、菲律宾蛤仔、牡蛎及海湾扇贝等。2、混养方式及位置(1)缢蛏、泥蚶、文蛤等品种适宜在中央滩面上底播养殖,除缢蛏需筑畦外,其余品种划成 10-12 宽的大块即可,块间留有 0.5 米的沟距,以便播苗和平整时管理检查。(2)毛蚶、菲律宾蛤仔除在中央滩上底播外,也可在边滩(除四角外)少量底播。(3)牡蛎可在环沟或中央滩面采纳桥式、筏式养殖。(4)海湾扇贝可在环沟或深滩上挂笼养殖,也可在达到一定规格后底播养殖。3、池塘条件进行虾贝混养的虾塘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塘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应具有环沟或纵沟(指混养穴居贝类),沟、滩面积比为 1:3-1:4,环沟深在 60 厘米以上,中央滩面平坦,略有斜块更好,以利排水干露。(2)虾塘底质要求泥沙质或沙泥质,混养蛏、蚶、蛤等穴居性贝类,底质以泥为主,软硬适中,过硬对这些贝类钻穴不利,过软对它的摄食、生存不利。例对缢蛏较理想的是上层为软硬适中泥,中下层为泥沙相混或沙泥相混的底质,对泥蚶以含泥 90%、含沙 10%的软底质为佳。(3)虾塘滩面水深要求 80-100 厘米,不能少于 70 厘米,养殖扇贝、牡蛎的虾塘,滩面水深要求在 100 厘米以上。(4)虾塘海水比重要求 1.008-1.022,最适 1.010-1.020。二、放养前准备工作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除中国对虾养殖前正常性工作外,对穴居性贝类,在放苗前 20 天就应做好虾塘和场地整理、曝晒滩面、清吸淤泥、翻土除杂、开沟排水。建造蛏畦(缢蛏混养)等工作。1、清淤除杂:中央滩凡含腐植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及杂草、大型绿藻(浒苔、刚毛藻等)的滩面,均不适于贝类的生活、生存,在放养前必须清除,以改善滩面底质条件,有利虾贝生长。2、翻整滩面:一般穴居贝类宜放养于中央滩面养殖。放养前 15-20 天,把养殖滩面翻松,深度 15-25 厘米,并耙细,整平,按不同的养殖品种建好畦田。养殖缢蛏的滩面,平整后划片分隔成一垄一垄的蛏畦,畦宽 3-3.5 米,长依滩面而定,畦沟宽度为 0.5 米,深 0.2-0.3 米,畦面略有弧度,利于排水干滩。养殖泥蚶、青蛤等品种,可将滩面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