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改革及其趋向试论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改革及其趋向 一、相关概述 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事业单位在相关业务范围的扩展、营运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等方面步伐越来越快。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其中资产负债表尤其重要。 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的一种,也是反映单位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日常会计管理活动的产物,能够有效反映事业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时单位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等相关财务情况,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层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单位健康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 2025 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划》,这三项会计制度的改革修订对于原先的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都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修订,法律规范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等相关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信息服务范围,明确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目标,更加突出了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的经济受托责任,有利于法律规范口径,提升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更好地实现会计报表的决策支持功能。 二、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负债表的法律规范比较分析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做了不少的变动和改进,尤其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具体项目上变化较多,这其中既有资产类项目,又有负债类项目;既有合并项目、删减项目,又有新增设的项目。 在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资产部类主要包含了资产类项目以及支出类项目这两大种,与之相对比,新的制度下资产部类只有资产类项目这一种,同时在这一大类中,将之前存在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财政应返还额度以及其他应收账款进行了保留。 对于原先的存货和货币资金这两个科目进行了合并,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存货科目包含了原先的材料以及产成品这两项。通过这一改革调整,更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能反映事业单位的属性,毕竟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的职能,不同于企业,不能生产有形的商品,也就不会产生较多的存货以及产成品,将这两项进行合并,归结为一个项目合并列示更能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 同时,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货币资金这一项目合并包含了原先的现金、银行存款以及零余额账户额度这三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