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建设谈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合,也是学生人际交往和矛盾冲突最为密集的地方,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急迫任务和挑战。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应该体现在“管理中教育学生,在教育中服务学生,在服务中管理学生”的管理宗旨。 高职;学生公寓;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合,也是学生人际交往和矛盾冲突最为密集的地方,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管理使高职院校面临的急迫任务和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在最初的一条线模式下,经过长期的探究和进展,逐步形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特色模式。期间,根据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背景的不断进展,高职院校公寓管理体制也不断与时俱进,逐步地得到完善和初具特色。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公寓管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高职院校公寓管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教育的自身特别性上。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在教育理念、培育目标、教学方式和学生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输送高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与基础技能训练,注重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劳动素养。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相对较低,学生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在学习信心和动力方面表现不强。所以,不管是教育模式的针对性,还是生源的差异性,都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问题存在的特别性和客观性。高职院校公寓管理过程中,应该直视这些问题,只有根据问题本身的客观性才能认识到问题解决的突破点。 (二)高职院校公寓管理中的主观性因素 高职院校公寓管理中的主观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学生和公寓管理者。学生是公寓管理的主体,也是公寓管理的主要参加者,其自身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是全局性的;而公寓管理者是公寓的直接管理参加者,他们直接影响了公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生源质量下降加大了管理难度。学生生源构成比较复杂,素养差异想较大。自理能力不强,集体意识淡薄,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个人内务懒散,不遵守公寓作息制度,公寓卫生很差。学生之间矛盾很容易升级,形成公寓暴力。公寓打架斗殴、偷窃行为时常发生,这样加大了管理的负担。同时,许多学生存在消极、自卑心理,不能合理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