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带不走的云彩 初次了解到徐志摩,是源于一首《再别康桥》,犹记得那潇洒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这本散文集里,我有幸接触到一篇叫做《海滩上种花》的散文。读完后感慨万千,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大概是这样的:他告诉我们真心的朋友难以寻找,因为很少有人同意付出自己的真心。也许在这篇散文中,在海滩上种花,在我们已经长大了的人来看,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在海边种花是不会顾虑是否会有收获的,他们只是觉得,像大人们一样,觉得种花是件十分欢乐的事情,并不是像大人们一样希望收获什么,而是在干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十分的欢乐。 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正如他有一篇散文的名字一样——浓的化不开。他的散文融入了他最真切的情怀,而每一篇,都是这么的令人难以忘怀。每一篇都富含了深厚的哲理,教育你,激励你。他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青少年拥有那人人都艳羡的天真,这是他们大人所没有的。所以让我们带着我们最纯真的笑脸,带着他们已不再拥有的天真,坚强的走完以后的人生。 这篇散文,诚如题目所示,只写了“巴黎的麟爪。”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艺术褓姆的城市。一代代的艺术巨匠在巴黎弘阔的舞台上勿勿走过;把无数动人的事迹,永恒的美,凝固在罗浮宫的每一块砖瓦里,投映在赛因河的柔波中。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 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幕想的艺术之都,如同游子寻见慈母,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笔调直接表达了。 诗属于美感领域,是诗人对人生的切肤体验。假如从狭义上说,诗与散文相对,它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部分:假如只有内容而无表现其内容的形式,犹如麦粒未经加工,反之,只有形式而无内容,如同一只腊制的面包。因此两者必须是完美的统一体。徐志摩一生在爱情中浮沉,他把爱情看得至关重要,认为爱情的成功是人生的成功,爱情的失败是人生的失败。因此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情、种种体验,必定在他的诗里留下粗蛮的痕迹。 徐志摩的散文可谓是沁人心脾,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那份真挚的感情依旧正藏在我们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