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题 目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研究——一个学生的 视角 A Study of Non-English Major’s Awareness and Competence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论文题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研究——一个学生的视角中心论点: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在外语教学中,随着研究对象从客体(即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逐渐转向主体(即学习者),以及对外语教学能否达到最终目的起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的认识,自主学习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什么”和“怎么学”的主动权渐渐落在学习者身上,这就要求学习者“主动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和控制着整个英语课堂,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缺乏主宰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从我国目前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来看,研究主要为综述、分析国外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或探讨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培养模式和方法以及教师的角色,较少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鉴于此,本文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在云南民族大学展开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培养困难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及培养做出有益探索,就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英语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重点培养的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本科一、二年级阶段是夯实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从学习者的角度入手,结合对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及能力的途径。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形成较强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各种自主学习策略,最终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1.研究背景:国外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对外语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自主学习理论背景及培养策略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