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的饲养管理鸭子从出壳到 50 日龄称为雏鸭,其中又分为幼雏期与中雏期。幼雏期是指从孵化到 21 日龄的鸭子,这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由于刚出壳的雏鸭体质还很弱,不能调节自身体温,对温度比较敏感,如通风与保温不好,往往会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等);其次,雏鸭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饲养工作稍不注意,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如肠炎等)。所以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鸭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以后的生长,肥育和产蛋。(一)初生雏鸭的选择和运输1.初生雏鸭的选择应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绒毛有光泽,抓在手上挣扎有劲的雏鸭。凡是腹大突脐、行动迟钝、瞎眼、跛脚、畸形、体重过轻的雏鸭,一般成活率较低,长得也不快。如选作种鸭用,还须符合品种的特征。2.初生雏的接运接运初生雏最好不超过 36 小时。接运时,将雏鸭装在铺有稻草的竹篓内,篓的直径为 80 厘米,高 25 厘米,每篓内装 50 只。天凉盖上薄布,较冷季节盖上棉被。接运途中,要常常察看雏鸭情况,发现重叠埋堆应及时拨开。要避开日晒雨淋和冷风吹袭。3.雏鸭的饲养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喂食前先进行潮水,也叫“点水”。就是先将幼雏放在竹篮内。然后轻轻的将竹篮放入浅水中,以浸水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 5―6 分钟,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潮水”过后,把幼雏放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马上开始第一次喂食。另一种方法,是在幼雏的身上喷洒些水,促使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注意不论哪种方法,都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第一次喂食又叫“开食”,开食应在幼雏出壳后 24 小时内进行,过晚“开食”就要“老口”(即下食不快),影响幼雏的生长发育。开食料可用碎玉米或碎大米等,原则是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又便于吸食。一般喂前多经过煮熟浸泡,有条件的可用 30 羽幼雏喂熟蛋黄一个。喂食的方法,是将饲料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让鸭啄食,做到随吃随撒。个别不会吃食的幼雏,可将饲料撒在其它幼雏的身上,以引其啄食。前 3 天不能喂得太饱,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要掌握勤添少喂的原则,每次喂八成饱,每天喂 6―8 次。“开食以后,逐步过渡到使用配合全价的“花料”,日喂次数仍然要保持 5―6次。幼雏不懂饥饱,要常常观察幼雏的消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