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美妙动听的的歌唱能够使人心旷神怡,忘却痛苦和误哀愁,我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儒学大师孔子就曾发出过“尽美矣,又尽善矣”、“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以形容音乐的美好,而韩国女歌手韩娥在齐国的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更是形容歌唱动人的经典故事,其实,当我们陶醉在美妙的歌曲中时,表演者的歌唱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歌者无论在歌唱技巧方面还是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并且二者达到了统一。当然,我们在说到歌唱的技巧和艺术处理等问题时,首先应该有明确的歌唱审美意识,有了这方在的辩别能力后,才能够做到对歌唱中实际问题有更加清楚、客观、主动的认识,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正确的审美意识对歌唱学习者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声乐学习道路上的“引航灯”。唱的审美意识1、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在整个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竟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