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反季节促成栽培技术浙江地区的马铃薯以春播为主,正常上市时间一般在 4 月中、下旬。马铃薯反季节促成栽培是利用大棚设施,在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播种,提前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节日期间居民对新奇、优质的反季节上市的小马铃薯情有独钟,价格高于同期大马铃薯 5~10 倍,达 4-45/kg,种植效益显著。我们经过 2 年的试验,现将马铃薯反季节促成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良种反季节促成栽培马铃薯生长期间气温低,应选择早熟(极早熟)、高产、结薯早、膨大迅速、耐寒性好、芽眼浅、去皮容易、适宜密植的品种,最好选用脱毒种薯。较为理想的品种有费乌瑞它、东农 303、台湾红皮等,考虑到市场消费习惯,一般选用黄皮黄肉的品种。2、土地选择、整地与施肥宜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种植,并以前茬未种过茄科和薯芋类作物的地块最佳,大棚土壤盐分和氯离子过高时不宜种植。将选好的地块深翻 1 次,并仔细整地,土块要细而匀,制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以利于块茎膨大。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吸肥量大,基肥是保证养分供给的有效措施。一般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20000kg、进口复合肥 450kg、钾肥 150kg 作基肥。播种前集中施在播种行里,盖上 1 层薄土,与种薯隔离。3、种薯处理和催芽一般说来,采纳整薯播种是控制因细菌病害而导致烂块、死苗最有效的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纳原种或一级种播种,由于纯度高,病害发生少,而原种或一级种的薯块较大,因此播种前需切块。切种前应消毒刀具,将薯块纵切成两半,然后按芽眼分布,将每半块再横切成数小块,要求每小块上有 2 个以上芽眼,每小块重量 30-50g。切成小块的薯种切口用草木灰消毒处理,放在阴凉地方待切口收敛后再放到苗床催芽。本地收获的马铃薯在冬季种植时已萌芽,从北方调入的马铃薯种此时大多未结束休眠期,为使其出苗快、齐、壮,必须进行催芽、炼芽处理。种薯切块后,用lO-15mg/kg 赤霉素浸泡 5 分钟左右,捞出后晾干。整薯有完整的表皮保护,不容易吸收赤霉素,应浸泡 10 分钟左右。马铃薯催芽时在地面铺 8-10cm 河沙,用多菌灵兑水将河沙喷湿润,然后将薯块排列在沙上,排列时要将已露种芽和未露种芽的薯块分开,且将种芽或芽眼向上,切口向下或侧放,摆满种薯后盖上一层河沙再摆种薯,最后盖尼龙薄膜,经过10~15 天后,将已发芽的种薯取出,炼芽 2-3 天,待芽长 1~2cm 时即可种植。4、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