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最新梳理总结 5 篇分享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历史知识点 1 【大革命的失败】 (1)“四一二”_变 时间:1927.4.12;发动者:蒋介石;地点:上海。 杀害李大钊的刽子手:张作霖;地点:北京。 (2)“七一五”_变 时间:1927 年 7 月 15 日;发动者:汪精卫;口号:“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因为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成果:基本(张作霖仍未被_上_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打击。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年幼的_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经验: (1)宣传了_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_始掌握一部分武装; (3)广阔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教训: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2)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高二历史知识点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 1 课相同) 落实课标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进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进展制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育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制造和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