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会宽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主题分析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与同学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摩擦。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某句话,某件小事而产生不愉快,假如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只要有矛盾,只要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怀恨在心,从此再也不理这个人,那么,恐怕与学生相处得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宽容地待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宽容本身意味着原谅,而原谅又是与极大的忍耐和谦逊联系在一起的,原谅别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体现自己坚强、忠厚的品行了。宽容是可以学习的。老师应在教学、平常的事件处理中培育学生学会宽容,特别是做好具体的指导工作,鼓舞孩子要主动解决矛盾,千万不要记恨在心,更不要时时伺机报复。 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 表演法、讨论法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 分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棵心愿树剪纸。 2、准备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 3、学生座位按马蹄形小组排列,马蹄形开口朝黑板。 4、学生自备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宽容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是一种人类精神。宽容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善良的心胸中才有宽容,只有慈善的心灵才能放下宽容。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讨论宽容,学会宽容。 2、活动: “真正的原谅” 请学生进行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表演前,讲述发生背景、简介人物)。 然后分小组讨论:“后来,这个学徒为什么能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沟通面要广。接着请个小组代表发言,对于学生制造性的分析、评论,老师要尽量加以引导、予以肯定。 老师小结:宽容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水平的体现,是一种对于被宽容者的理解和体谅,是一种深度与才能,是一种睿智和明达。 “自我反思” 请大家再想一想,自己曾经碰到过不善待别人(同学、父母、长辈.......)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假如当时你原谅了别人,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再进行全班沟通。通过反思,我们更加懂得了宽容、善待别人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做到原谅别人呢?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 “画心愿” “心愿树”上有许多心愿卡,“将心比心”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颗。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