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 、石油: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无论从成分还是相态上都是十分复杂的混合物。成分:以烃类为主 + 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相态:以液态为主,可溶解大量天然气与固态物质。2 、含油气盆地:从地质历史上讲,假如沉积盆地中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时时,便可称为含油气盆地。作为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一个沉积盆地;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不断沉降接受沉积,具备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条件;③有商业性油气田。3 、二次成烃:在某一烃源岩的埋藏历史上,当它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入生油门限时便开始了第一次生烃;但后期因受构造抬升的影响,使得烃源岩被抬至生烃门限以上时,烃源岩便停止生烃,直到它接受进一步的沉降作用,再次进入后一时期所对应的生烃门限时的成烃作用,称为二次成烃。显然,二次成烃一般与地层的沉降- 抬升- 沉降的复杂历史有关。4 、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是由成熟烃源岩、与其相关的油气以及这些油气从聚集到保存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和成藏作用用共同组成)。其基本要素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上覆岩层,成藏作用包括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基本要素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配置,形成油气聚集的成藏作用才有可能存在。二、试述低熟油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成因机理。根据现代石油成因理论,石油的生成有一个门限,生油岩只有处于该门限以下才具有生油意义。八十年代不少学者却发现,一些地区的烃源岩在生油门限以上也能生油。讨论人员利用生物标志物参数证实了我国一些油区如胜利、江汉、中原、南阳、苏北、长庆、吐哈等确定存在着低成熟原油,有的已形成工业油流。1.分布特征目前主要发现,低成熟油有如下分布特征:(1) 陆相断陷盆地未/ 低成熟油富集。总体上,我国陆相断陷涌盆大部分都有低熟油的分布。(2) 未/ 低成熟油分布的层位新,深度浅。国内发现的几乎都是中、新生界油藏,而且以新生界为主。从深度上看,一般埋深不超过2000米,多数在1700米以上,其地温不超过80℃。(3) 油藏规模往往较大。低/ 未熟油所在的储层一般成岩作用较弱,储集空间发育,故往往形成储量大,易于开发的油气田。从单个低熟油藏的规模来看,有的储量在上千万t 或上亿t ,年产量上百万t ,形成了大型油田,如胜利的孤东油田。国外如北海的Ekofisk 油田,油层厚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