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 转角耐张地线拉线坑定位计算摘 要:本文根据施工经验,列出了 35kV 转角耐张地线拉线坑定位的具体计算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转角耐张杆 拉线 定位在 35kV 线路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在带地线耐张转角杆坑定位时,地线耐张拉线按顺线路 45°定位后,由于线路转角问题而导致地线顺线路拉线对导线距离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按《设计技术规程》要求,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过电压最小间隙为 450mm)。这往往使得线路架线完工后不得不重新按实际线位重新定位安装拉线,这种失误不仅直接造成工程费用的不必要浪费,而且也间接延误了施工工期。为了减少因此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有必要在施工定位之前,对带地线耐张转角杆的地线耐张与拉线、杆体本身的顺线路夹角小于45°,不过只要该夹角不小于 30°,并在拉线设计中适当加大设计安全系数即可满足要求。在某工程中有一有用的带地线耐张转角杆(见图 1),线路转角为30°,用反推法,假设拉线与导线的安全距离满足 0.45m 的要求,考虑到导线和拉线本身半径,我们设导线和拉线的中心距为 0.50m。再利用水平视图垂直视图求出拉线入土点到杆体中心的距离,便于直接定位拉线坑。假如水平视图为导线横担处的水平投影图见图 2,垂直视图为拉线与杆体的垂直投影图见图3,则计算方法如下:图 1 YПDK2 杆型图图 2 导线横担处水平投影图图 3 垂直投影图(1)求 B 相导线与地线拉线的水平交点与杆体中心的水平距离 DE。在图 2 中,EF为横担中心线,DE 为地线拉线,DF 为辅助线平行于拉线侧导线,由图中可以看出 D 点即为 B 相导线与地线拉线 DE 的水平交叉点,就是两线之间交叉的最近距离,过 D 点作 DH 垂直于 B 相导线于 H 点,这样 DH 就是地线拉线 DE 与导线交叉的最小距离,即 DH=0.50m。求出 DH 以后,由图可知, EF=GE-GF=1.75-0.52=1.23m △DEF 为等腰三角形,∠DEF=∠DFE=75°(2)求顺地线方向拉线入土点对杆体的距离 AC。由图 3 可知 DE 为 2.37m,而 BE为杆顶安装拉线处与导线横担的实际距离,BE 为 3.1m,BC 为杆顶对地面的实际高度 BC=15m。 根据相似形的计算法则: 由 (3)校验拉线与杆体夹角∠ABC 的度数。这就是说,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对于转角度数为 30°的带地线耐张杆地线耐张拉线坑定位时,只要满足使得拉线的顺线路入土点与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11.46m,就可满足导线与拉线的中心最小距离 0.50m 的要求。 (4)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