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M 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摘要]M 学院作为一所教学型高校,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在不断改革创新,本文结合 M 学院现状,总结了 M 学院绩效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二级学院的人才结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构建二级学院薪酬体系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为整个学校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能为建立高校绩效工资体系提供实例,真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岗定酬、优劳优酬”的原则,为学校的整体的进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绩效工资;改革;薪酬管理;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5)17-0035-02 1 引言 M 学院作为一所教学型高校,在不断的进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薪酬分配方案这一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条例的学习和讨论,并针对 M 学院的实际薪酬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二级学院人才结构不平衡问题,导致一刀切的分配方案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合理问题,因此,通过对 M 学院历年绩效工资改革分析的讨论,以期探究一种适合 M学院实际现状的新型高校老师薪酬管理改革模式。 2 薪酬管理概念以及设计原则 薪酬,从字面理解,应当是平衡、回报、补偿,含有交换的意思,在本质上是对员工为企业所制造价值的一种回报,同时还有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传递组织的价值观等基本职能。同时,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酬劳。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酬劳。薪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员工在社会以及组织内部的价值和地位。 薪酬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讲,一是理论角度,二是技术角度。理论角度又有两方面,一个经济学角度,它关注财宝的来源和分配,另一个是管理学角度,它关注员工凭什么受到激励。薪酬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设计时应当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其具体内容包括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与绩效的相关性、激励性、可承受性、合法性、可操作性、灵活性、适应性兼顾公平及可持续进展的原则。 3M 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实践 2025 年以后,根据国家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 M 学院的津贴分配办法影响深远。学院于 2025 年制定了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设置岗位、核定岗位级别,是实行绩效工资的前提。根据工作性质和学校事业进展需要,学校将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别。 作为高校,老师是学院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