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悲伤情绪的表现特点与内在机制讨论目的: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反复发作于月经周期黄体期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症候群,包括烦躁、抑郁、疲劳,伴有腹部及四肢水肿、乳房胀痛、头痛等症状[1]。中医学的相关文献中虽然没有经前期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描写。中医妇科学教材将其统称为“月经前后诸证”[2]。PMS 的症状表现与肝疏泄失常的病机变化存在着本质联系,临床上以肝郁气滞证最为常见[3]。目前关于 PMS 躯体症状的讨论已相对丰富,但对于精神方面的讨论还很少,应用心理学技术对于 PMS 这一疾病的讨论相对不足,中医学也缺乏对于 PMS 情志方面的讨论,限制了中医情志讨论的深化。本讨论应用心理学情绪诱发实验技术,对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从心理学与生理学两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分析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的各项量表得分,评定其各阶段的主观情绪感受,记录并分析相关生理指标与脑电波数据,总结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对悲伤情绪的感受特点,探讨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的生物学机制和脑电变化,为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心理学层面的讨论提供数据支持,为中医情志理论的讨论及临床心身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1.问卷调查的方法本讨论以本校女大学生为讨论对象,在校发放调查问卷。根据 PMS 及肝郁气滞证的诊断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对被试者进行分组,共纳入 PMS 组被试者 33 人,健康组被试者 24 人。应用 BAI[量表,BDI 量表、EPQ-RSC 问卷、ASLEC 问卷,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2.情绪视频诱发实验的方法本讨论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仁来教授团队的情绪视频库中,选取具有中性、悲伤两种情绪刺激程度 5 分的视频作为被试者的观看素材,每段视频约 3 分钟。实验于被试者月经前 11~7 天(黄体期)进行,共分为静息、中性视频、悲伤视频三个阶段。并于各阶段记录被试者的主观情绪评分,分析 PMS 肝郁气滞证患者悲伤情绪的主观反应特点。3.生物学机制讨论的方法本讨论在静息阶段、中性视频、悲伤视频后采集被试者的血压、唾液,并应用美国 Biopac 公司的 MP150 生理多导记录仪采集各阶段的皮电、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数据。其中唾液样本委托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应用 ELISA 法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皮质醇、P 物质与 α-淀粉酶的含量。生理多导数据由北京飞宇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