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第一节 接 PMCAD 生成 SATWE 数据选择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如图 6-1 所示,选择应用后出现如图 6-2 所示的前处理对话框。 图 6-1 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 图 6-2 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一、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选择第 1 项“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必须执行)”进行参数设置,出现如图 6-3 所示的对话框。1、SATWE 总信息选择“总信息”,进行总信息参数设置,如图 6-3 所示。 图 6-3 总信息 图 6-4 风荷载信息(1)结构材料信息:按主体结构材料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假如是底框架结构要选择“砌体结构”。(2)混凝土容重(KN/m3): Gc=27.00,一般框架取 26~27,剪力墙取 27~28,在这里输入的混凝土容重包含饰面材料。(3)钢材容重(KN/m3):Gs=78.00,当考虑饰面材料重量时,应适当增加数值。(4)水平力的夹角(Rad):ARF=0,一般取 0 度,地震力、风力作用方向反时针为正。当结构分析所得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15 度时,宜根据计算角度输入进行验算。(5)地下室层数:MBASE=1,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无则填 0 。(6)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模拟施工加载 1 ”,多层建筑选择“一次性加载”;高层建筑选择“模拟施工加载 1 ”,高层框剪结构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选择“模拟施工加载 1 ”,但在计算上部结构传递给基础的力时应选择“模拟施工加载 2”。提示:模拟施工方法 1 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纳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纳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拙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模拟施工方法 2 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 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 10 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 1 ”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纳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开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合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纳“模拟施工方法 1”;在框剪结构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 2”,这样得出的上部结构传递至基础的力比较合理。(7)风荷载计算信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