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4、CDK6 基因 miRNA 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联讨论讨论目的:宫颈癌仍然是一个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有关。微小 RNA 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讨论探究与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宫颈癌变过程密切相关的 TLR4 和 CDK6 基因 mi RNA 靶结合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联,阐明基因-基因以及基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宫颈癌前病变进程中的致病机制。讨论方法:1.采纳 1:1 匹配的病例对比讨论设计,宫颈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比组各 296 例,共 592 例,收集 5ml EDTA 抗凝血,抽提基因组 DNA,进行 SNPs 基因型检测。2.采纳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及相关暴露因素。3.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分别进行 HPV 病毒分型检测和宫颈细胞学病变检测。4.运用 SPSS 13.0 软件比较分析 TLR4 和 CDK6 基因 mi RNA 靶结合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关联。讨论结果:1.2 个基因共筛选了 7 个位点,其中 rs11536896、rs7873784 位于TLR4 基因;rs42035、rs42033、rs42377、rs4272 和 rs8179 位于 CDK6 基因,对比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2.调整被动吸烟频率、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怀孕次数、HPV 高危型别感染、HPV 感染数目后,TLR4基因 2 个 SNPs 位点与 CDK6 基因 5 个 SNPs 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之间无显著性相关。3.TLR4 和 CDK6 基因 SNPs 位点分别构成的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比组中分布无差别。4.未发现本次讨论的 7 个位点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调整被动吸烟频率、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怀孕次数、HPV 高危型别感染、HPV 感染数目后,交互作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5.HPV 高危型别感染、怀孕次数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讨论结论:本讨论没有发现 TLR4 基因和 CDK6 基因 mi RNA 靶结合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宫颈前病变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关系,也未发现与高危型 HPV 感染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