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征文:灵魂归宿“初心”征文:灵魂归宿不为彰显,只是一个老师对另一个老师灵魂的思索。 ――题记 近四十年来(1970 年――2025 年),父亲一直活跃在讲台。说“活跃”,是因为父亲授课时激情而幽默。他浓浓的一字眉,明亮的双眸,年轻时的父亲,外貌俊朗、清秀。如今,父亲已届古稀,可在他的脸上,我却没读到沧桑,看到的只是平和的幸福感和不减的生活热情。父亲做事谨慎细致,待人和气可亲。授课时,再热的天也必定衬衣长裤,“包装”严谨,为此,母亲常戏称其为“先生”。父亲擅长书法,挥毫前,凝神片刻,尔后,笔走龙蛇,酣畅潇洒;父亲喜爱音乐,会弹琴、拉弦子、谱曲。我年少时,常听其自弹自唱,一任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揽着音符直飘入晚霞…… 十六岁之前的我,一直住在母校――一所工厂子弟学校。学校规模很小,可确是一个宁静的所在。缓缓的小河水从旁流过,清静而朴素,那里是父亲欢乐的天堂。 初中三年,父亲教我语文。往事如今大都已淡去,唯有三件事深植于心底。 那晚是语文辅导,一位女生癫痫病突然发作,同学们都吓呆了。父亲疾步跑去,一手搂住她,另一只手伸进了她的嘴中……第二天,父亲右手三个手指上都缠上了纱布,只得用拇指和食指拈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那手形多像舞者手中的那只小孔雀。 一次语文课上,一位男生因腹痛伏案呻吟,父亲放下课本,扶起他,走出教室,用自行车把他送往医院。手术后医生说,幸亏及时,否则“阑尾穿孔”麻烦就大了。如今,每逢年节,这位同学必带上妻儿,看望父亲。 一年中招过后,一个学生差一分不能进入重点高中,家长又交不起高价费,父亲几次三番到高中找人为她帮忙。事成之后,家长买了两瓶酒送给父亲,结果害得父亲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心急火燎地把酒给退了。 后来,我上了大学。在大学校园里,从父亲的来信中我读出了日子的艰辛。工厂不景气,老师的工资已无法保障。学校里人心惶惶,有人劝父亲办调动,可父亲不同意。不论严寒酷暑,父亲仍一如既往骑车七里余(这之前,我们家搬离了母校),到校上课,忘我工作,与学校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也当上了老师,一如我的父亲。每当收到远方学生寄来的卡片,心底就会升起难言的喜悦。父亲常说:“当老师不图啥,有这小小的卡片,足矣!” 周末的一天,雨下得很急。像往常一样,我独坐窗前,看雨,任思绪飘飞。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是父亲,他说:“我,退休了。”刹那间,窗外的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