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

“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_第1页
1/4
“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_第2页
2/4
“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_第3页
3/4
“唯 GDP 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唯 GDP 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 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 2025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城镇化被列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 城镇化被解读为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在“GDP 主义”的主导下,城镇化常常被误读为城市投资、城市建设。 如何避开城镇化变成新一轮“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讨论所所长郑永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城镇化,不能只谈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不谈城市体制改革问题。城镇化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红利,只能通过城市体制改革来实现。 “有些城市只有现代化,没有传统;只有文明,没有文化。这就是城市简单扩张的结果。过去粗放的,以土地为核心的城市扩张必须终结,中国的城镇化已经到了要精细化改革的时候。”郑永年说。 城镇化应关注“人”而不是“地” 紧紧围绕 GDP 去做城镇化,会使城镇化变成一场“灾难”。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为什么城镇化会被给予如此重大的意义? 郑永年:中国要改变过去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进展模式,要建设内需社会,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内需社会主要是一种“urban phenomenon(城市现象)”,没有城市化,消费社会很难建立。传统农业社会很难成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水平提高是城市化的一个结果。 但是,城市化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如何去收获城市化的好处,避开负面效应?大家不清楚。到了地方政府那里,城市化就是“GDP 主义”的翻版。他们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的扩张,从GDP 的角度去理解城市化。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是土地的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但是,消费是人的消费,不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哪能建立起消费社会。 《中国经济周刊》:“唯 GDP 是从”的城镇化,会造成哪些问题? 郑永年: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只是为人的城市化服务的工具。消费社会是城市化的一个产物。而 GDP 根本不用去谈,城市化肯定会带来 GDP。假如非要通过城市化达到 GDP 增长多少点,这会使城市化变成“disaster(灾难)”。 现在,地方政府关注土地,银行关注土地,开发商关注土地,有人去关怀“人”吗?这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弊端。 我到过中国很多城市,城市化造成多少浪费有目共睹。前面一个市长规划的项目,还没做完,下一任市长又要重新改、重新建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唯gdp是从”的城镇化将是场灾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