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_第1页
1/3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_第2页
2/3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_第3页
3/3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 绍兴市一住宅工程,多层混合结构,基础为单排 φ377 沉管灌注桩和宽60cm 承台梁,1995 年开工建设,施工至承台完工,因客观原因停工,直至 1999年有新的业主接手后,另择施工单位重新开工。该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承台混凝土质量很差,遂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证明,混凝土质量确实低劣,经与设计单位联系,作承台凿除重浇处理。不料承台凿除后,暴露出来的桩基质量问题更为严重。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对此质量问题展开了认真的分析并认真讨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1 质量问题的存在形式及其特征根据工程现场观察和有关部门的多方面严格检测,桩基严重质量问题有:①桩基偏位:共 204 根桩中 143 根偏位超过法律规范 7cm 的允许偏差,占总桩数的 70%,而偏离轴线在一个桩径以上的桩占到总桩数的 38%,计 78 根;②混凝土强度不足: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检测部门依据事前商定的抽检数量和桩位,对 9 根桩作混凝土强度取芯试验,结果有 4 根因无法固定取芯仪器而不能取得混凝土芯体,显然这 4 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 C20 的设计强度等级,其余 5 根桩的取芯试验结果表明只有 2 根桩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③桩身质量差:表现在现场观察发现部分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个别桩桩身断裂,相当部分的桩钢筋存在偏位现象;50 根桩的小应变动测,有 11 根桩为Ⅱ类桩,5 根桩为Ⅲ类桩,这些桩存在程度不同的缩颈乃至断裂现象。可见该桩基工程的质量具有普遍性、严重性、离散性的特征。所谓普遍性即不是个别桩而是大部分桩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不是在一个方面而是在有关工程施工质量的几乎各个方面存在问题;质量问题的普遍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问题的严重性,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还表现为实际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相差很大,如取芯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仅 13kPa,只有设计强度 65%,又如桩的最大偏位达32cm,桩的中心线已在设计承台的外侧;桩的偏位呈现各向随意性,混凝土强度也或高或低,桩的完整性或好或差,分布没有规律可循,严重离散。2 常规处理办法的否定该工程曾于 1995 年对两根桩作过静荷载试验,结论为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有专家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因为邻近同样状况的桩基工程,1995 年静荷载是合格的,而 1999 年两根桩静荷载试验却不合格。1995 年静荷载试验的正确性固然值得怀疑,但如注意到桩基质量离散性的特征,也许该工程的桩基承载力,会有部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起桩基质量事故的独特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