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1800 冷轧工程是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十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中国*******建设公司承建,*****监理公司实施监理。该工程是为优化*****三期工程产品结构、提高现有钢坯的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尽快加速增加*****的效益而建。1800 冷轧设计年产量为 170 万吨。主要为冷轧产品、汽车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和家电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在*****1800 冷轧工程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打造“节约型工程”的目标,施工中通过 25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 8 项技术攻关和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加快施工进度,如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也大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实现成本降低额达 800 万元,为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自 2005 年 6 月 28 日全面竣工投产以来,经设备功能考核及使用检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文件要求。四个主要机组均提前 4 至 6 个月实现月产量达标,其中酸轧机组投产 6.5 个月实现月达产,连退机组投产 4 个月实现月达产,1#热镀锌机组投产 3 个月实现月达产,2#热镀锌机组投产 3 个月实现月达产。截止 2005 年 10 月 31 日已完成商品材 95.28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51.86 亿元。生产的高档汽车板,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束了我国高档汽车用钢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下面对*****1800 冷轧工程中应用新技术内容进行简要叙述。一、推广应用新技术内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800 冷轧工程精整机组 4#重卷机组设备基础位于 2030 冷轧厂车间内,由于受到场地限制等原因,采纳钻孔灌注桩施工,共 174 套桩,桩径为 700mm、桩长约 70m。该工程于 2003 年 9 月 29 日~2003 年 11 月10 日完成钻孔灌注桩的成孔和水下浇注混凝土浇注。2003 年 10 月 3 日~2003 年 11 月 13 日完成灌注桩后注浆施工。2004 年 6 月 24 日~2004 年7 月 30 日完成土方开挖和桩顶标高及位移偏差测量。桩顶标高及位移偏差均控制在法律规范以内。本工程中,施工采纳商品混凝土、注浆应采纳复检合格的水泥,从材料上杜绝隐患,施工中对孔径、孔深进行检测,了解沉渣厚度,检查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注浆压力,这些因素的成功控制,加上监理的严格监督,都将是桩基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有力保障。(2)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