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副城停车换乘(P&R)可行性分析东山副城停车换乘(P&R)可行性分析 摘要:从南京市东山副城的历史沿革,现状问题出发分析了东山副城规划 P&R 的必要性,从机动车保有量、轨道交通的进展水平、城市用地布局、政策等方面为支撑,分析了东山副城 P&R 建构的条件。 关键字: 东山副城 ; P&R ; 可行性分析 Abstract: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Nanjing Dongshan Tow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Dongshan Town Planning P&R, from motor vehicles,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level, city land layout, policy, as the support,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of Dongshan Vice City P&R conditions. Keywords: Dongshan Vice City; P&R; feasi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5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25) 东山副城位于江宁区北部,是江宁区的中心,是南京市区南拓的必经之地。江宁区是南京市域的一个行政区,从东部、南部、西南部三面环抱南京主城。东山副城地势平坦,与南京主城间没有难以跨越的自然阻隔,多条放射性南北向交通要道经过此地。 一、历史沿革 2000 年以前,江宁县是独立进展的郊县,东山镇是县域的中心城镇。2000 年江宁县“撤县设区”后。江宁区本地城市化步入加速期。2001 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25)》调整工作中,基于南京著名古都的定位,提出了“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空间进展策略。同年,在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提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思路实施“一城三区”(即河西新城区,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一疏散三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和功能、建设项目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大学向大学城集中)战略。从此,东山新市区承担了南京主城功能外溢和人口外迁的功能。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宁科学园用地继续向南和向东拓展。2025 年修编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5-2030)》中将江宁的东山新市区升格为东山副城,主城主要承担行政、文化、商业中心的职能,辐射带动各副城的进展,副城则起到人车分流、城市多元化进展、整体建设的作用。其中“主城”是指传统新街口地区、河西新城、南部新城和主城北部地区,三个“副城”,则是东山、江北和仙林。东山副城的范围在东山新市区的基础上去掉了岔路口片区,增加了上坊片区。 二、现存问题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