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1/28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2/28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3/28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 18 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模板位移。 (2)倾斜、扭曲。 (3)胀模、鼓肚、漏浆。 2.原因分析 (1)群柱支模不跟线、不规方。 (2)组合钢模板重复使用前未经修整,两侧模板组装松紧不一。 (3)模板刚度不够,拼缝不严,拉结、固定不牢。柱箍不紧固,或提前拆模。 3.防治措施 (1)支模前应先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对成排柱子的位置应找中、规方。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经校直、复核后,拉通柱顶基准线,依线按序立各个柱模。在柱模底部应设定位盘和垫木,以保证柱底位置准确。柱距较小时柱间采纳剪刀撑和水平撑;大柱距则应单独设置四面斜撑,以保证各柱模位置准确。 (2)柱模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固,以防止柱模竖向倾斜、扭曲。 (3)柱箍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设置,木楞胶合板模应采纳定型枋木加强阳角部位。 二、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模板倾斜、胀模。 (2)模板底部和阴角部位不易拆除,墙根外侧挂浆,内侧”烂根”。 2.原因分析 (1)墙模板的横竖背肋间距过大,对拉螺栓规格过小或未收紧,套管破裂。 (2)模板顶部未设或少设置拉杆(卡具),底部无导墙或导墙块,桁架支撑设置不合理。 (3)找平砂浆或混凝土导墙不平整,使之与模板间的缝隙过大。 (4)阴角部位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渗浆使角模嵌入混凝土内。 (5)未按顺序拆模或拆模时间太迟而影响拆模。 3.防治措施 (1)墙模板应按配板图组装,横竖背肋间距应按模板设计布置,对拉螺栓规格一般为φ12~φ16。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收紧,采纳不易被挤压振碎的套管,墙模顶部应设置上拉杆,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木模或胶合板模的背肋宜设置在板面拼缝处。 (2)实行导墙支模时,按墙厚先浇筑 500mm 高的导墙作为墙模板底部的内支撑,导墙混凝土两侧应平整;实行预制导墙块作内支撑时,找平砂浆应平整。 (3)阴角模板的角不应呈锐角,应按拆模时间和顺序拆模。 三、楼梯模板缺陷 1.现象 (1)楼梯底部不平整,楼梯梁板歪斜,轴线位移。 (2)侧向模板松动、胀模。 2.原因分析 (1)楼梯底板模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操作人员在模板上走动。 (2)侧向模板接头处刚度不一致,拼缝不严密。 3.防治措施 (1)楼梯底板模拼装要平整,支撑应牢靠。 (2)侧向拼缝应严密,钢木混合模板的配板刚度应一致,细长比过大的支撑应增设剪刀撑。 (3)应对模板、支撑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主体结构施工常见的18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