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老街至大剧院区间的桩基托换工程是国内铁路动载桩基托换工程的首例。基础上部结构是预应力连续梁,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不间断运营施工,施工难度大。采纳主动托换法进行施工,成功地完成了托换:采纳托换梁结合托换新桩的方式,在托换梁与挖孔桩之间设置千斤顶加载,利用千斤顶使上部结构有微量位移,同时使新桩的大部分沉降通过千斤顶的预压来完成,从而实现原结构桩上的荷载经托换转移到新桩。[ 关键词] 主动托换;顶升;监测 1 主动托换法概述满足的。但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有时还会提出不允许出现压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建造城市地下交通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地下交通线路的布置在原则上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干线下面空间,但实际上总会通到整个隧道或部分隧道要从现有建筑物下面或相邻通过,对于需要保护的地面建筑必须进行托换,而托换工程又是建筑工程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对托换过程中通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进行合理解决[2 ] 。 主动托换法是在不断的设计和施工总结而得到的一种桩基托换方法。两三年来,它多次在深圳及广州的地铁施工中使用。它与托换技术中的预试桩法在本质上大同小异。预试桩法(Pretest piles) 是由美国 Lazarus White & Edmund A. Prentis 在纽约市修建威廉街地下铁道时所发明,并于 1917 年取得专利。预试桩的设计意图是要求阻止顶承静压桩施工中在撤出千斤顶是压入桩的回弹,而这个回弹会引起当建筑物的荷载正式传递到压入桩时产生一定量的沉降。尽管这个沉降量是很小的,对于一般被托换的建筑物因该都是能入桩回弹的要求[1 ] 。 主动托换法是采纳托换梁结合托换新桩的方式,在托换梁与挖孔桩之间设置千斤顶加载,利用千斤顶使上部结构有微量位移,同时使新桩的大部分沉降通过千斤顶的预压来完成。 预试桩法解决的是静压桩在撤出千斤顶后产生的回弹, 而主动托换法是利用施工中的超载预压,完成新桩的大部分沉降,以避开在工后的沉降对建筑物产生不良的后果。基础上部结构是预应力连续梁,微小的变形即可产生很大的内力;列车动载作用下,动荷冲击作用力大。因而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后因为基础过大沉降的不良后果而采纳主动托换法进行施工。2 概况2. 1 工程概况 广深电气化高速铁路桥 21 号墩以北为四跨一联的低高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以南为低高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简支梁。21 号墩和 22 号墩之间为跨径 10.56 m 的简支梁。既有基础为<550 预制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