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 人是资本,知识是财宝;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的内涵;知识是企业无形的财宝,人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通用汽车公司前大名鼎鼎的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说过:“把我的资产拿去吧——但请把我的公司的人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你拿去的一切失之复得。”由此可见人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表明,对人员“调动”引发的企业危机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 (一)要重视给员工的待遇 1、公平 (1)按劳分配 有许多人员都是因为企业所付出的薪金不合理“调动”的,“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法,用在企业再合适不过。在汉高公司,员工的工资都是依据他的工作表现而定,论功行赏。汉高认为,一个公平的薪酬制度是评价人员的先决条件,工作表现和所得的酬劳是成正比的工资差异十分有必要。在实行金钱鼓舞的同时,汉高公司还根据员工工作的具体表现提供各种福利,如员工住宅、膳食补助金、圣诞节奖金、信用磁卡等等。实践充分证明,合理的薪金分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员工的关键。 (2)企业利益(利润)要合理分割 世界上知名的大公司大都已实行利润分割,尽管它的形式(如股份制)只是为少数股东的利润。我国的国企到现在才开始对厂长、经理们进行股票期权激励,因为太晚的缘故许多规模化的民营企业接连失败。巨人集团老总史玉柱坦言:“巨人虽说是股份制,但我一人的股份就占了 90%以上……许多副总不堪忍受,相继离开了公司……”。“巨人”倒下了,他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就有一条:在利益问题上要共享。 联想集团在一次股权改革时,将中科院送的 35%股份又一分为三:其中的 35%分配给了公司创业时期有特别贡献的员工,20%以时间为限分配给了 1984 年以后较早进入公司的员工,45%根据做出贡献的大小分配给以后有特别贡献的员工,不但照顾了老同志,兼顾了企业未来的进展,更重要的是,留住了“联想”的高水平人员。 人是企业进展的源动力,合理的利益(利润)分割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唯才是用 创建日本技研工业公司的田宗一郎从没想过让他的儿子接手他的事业,他有他的经营哲学:“家庭归家庭,事业归事业”。自感需要让贤,于是他在创业 25 年后,把事业交给了河岛喜好。此间为了让贤,他甚至用眼泪去劝说任该公司常务董事的弟弟一起退休。 松下幸之助起用山下俊彦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山下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