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五——板的计算设置介绍(下) 二、软件计算设置: 一、公共设置项: 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 来源:平法 04G101-4 第 25 页标注的是 s/2(参见图 001) 说明:软件默认 50,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提供三个选择:保护层距离、50mm、s/2, 影响范围:对受力筋和负筋根数计算有影响。 3.分布钢筋配置: 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的板构件构造: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说明:软件默认 A6@250,用户也可以根据结构设计说明进行修改。 影响范围:对板负筋和跨板受力筋的分布筋有影响。 4.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来源:根据实际施工的做法。 说明:软件默认:和负筋(跨板受力筋)搭接计算。软件提供三种选择:1、 根据轴线长度计算;2、和负筋(跨板受力筋)搭接计算;3、根据负筋(跨板受力筋)布置长度计算。 影响范围:负筋和跨板受力筋的分布筋的长度。 5.分布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 来源:参见图集 04G101-4 第 27 页。 说明:默认为 150,也可以自行修改。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 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分布筋的长度。 6.温度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 来源:参见图集 04G101-4 第 27 页,温度筋属于构造钢筋,原理同分布筋。 说明:默认为 150,也可以自行修改。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 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温度筋的长度。 7.分布钢筋根数计算方式: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软件默认:向上取整+1、软件提供: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等 6 种计算方式。计算分布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具体算法如下: 向上取整+1=Ceil(长度/间距)+1,如 Ceil(2000/150)+1=15 向下取整+1=Floor(长度/间距)+1,如 Floor(2000/150)+1=14 四舍五入+1=Round(长度/间距)+1,如 Round(2000/150)+1=14 四舍五入=Round(长度/间距),如 Round(2000/150)=13 向上取整=Ceil(长度/间距),如 Ceil(2000/150)=14 向下取整=Floor(长度/间距),如 Floor(2000/150)=13 影响范围:影响分布筋根数的计算。 8.负筋(跨板受力筋)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勾: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一般这两种钢筋都是一级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设置是否添加弯钩。软件提供两个选择,“是”、“否”。可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