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的原料质量控制2025-07-22近年来,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的深人,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优质浮法成为各浮法玻璃生产厂家的追求。同时现代理念的引人,尤其是 ISO 质量体系在企业的推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生产优质的浮法玻璃,抓好原料质量控制无疑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某 600t/d 生产线(以下简称 A 厂)的生产实际,论述生产优质浮法玻璃过程中的原料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控制整体可分为:进场原料质量控制、原料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和配合料质量监控等 3 项主要内容。1 进场原料质量控制 A 厂生产透明浮法玻璃所使用原料共有 8 种,它们分别是硅砂、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纯碱、芒硝、铝粉和碳粉 。这 8 种原料均以合格粉料进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A 厂设有原料经理和原料工程师)对每一种原料均进行严格、规范、合理的质量控制。 1.1 质量标准为了控制进厂原料的质量,所有的浮法家对进厂原料都制订有质量标准,内容包括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要求、粒度要求等指标。A 厂同样也不例外,表 1 为 A 厂进厂原料质量标准中硅砂、白云石、石灰石、长石和纯碱的化学成分要求,表 2 为 A 厂进厂原料质量标准中硅砂、白云石、石灰石、长石和纯碱的粒度要求。 1 .2 确立主要原料的重要指标进行控制 硅砂:在 A 厂生产实际操作中将 SiO2>99%、Fe2O3 - 0: 04%及大于 30 目颗粒≤1%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严格执行,不可予以丝毫放宽。原因:Si02 在硅砂中几乎为全量,在玻璃中也为主要成分,占 72.5%左右。它丝毫的变化都将对玻璃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Fe2O3 含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玻璃成分中 Fe2O3 含量的波动,从而导致玻璃透光率的波动,产生色差,使玻璃进行深加工时产生反射率和颜色的差异。要想在镀膜工艺中弥补就必须调整膜层厚度,重新调制色板,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者,玻璃成分中 Fe203 含量的波动造成接受辐射和对流传热的效果不同,从而必须适当调整熔化作业制度,给生产稳定增加操作负担。大于 30 目颗粒度≤1%的控制是因为硅质大颗粒增多,其难熔性将有可能是玻璃成品中产生大量结石。 白云石/石灰石:白云石中 Fez03 ≤0. 18%,CaO 含量为 30.0 一 31.0%,Mg0 含量为 21.0 一 22.0%,这 3 项为主要控制指标;石灰石中 Fe2O3≤0. 15%,CaO≥52.0%,这 2 项为主要控制指标。而粒度指标对白云石、石灰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