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双跨 xx 隧道中隔墙法施工工法xx 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xx前言: 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一个高速进展时期。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常常遇到小哑口或小山鼻的情况,受地形条件限制,目前国内一些较短的隧道常选用连拱结构形式。从节约用地、利于环保,减少高路堑工程方面考虑,修建连拱隧道具有功能合理、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好的重要意义。但连拱隧道由于开挖跨度大,结构对荷载变化比较敏感,围岩稳定性变差,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施工安全难以保证,工期长,工程成本不易有效控制。我公司在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连结线 SLA2 合同段建设中充分领悟设计意图,并积极收集连拱隧道施工技巧和施工经验,运用中隔墙法指导管段内垄东隧道的施工(498 m),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实践中收集、整理,形成本工法。一、工法特点⒈ 由两端洞口向中间开挖、支护中导洞,直至贯穿再进行其它工序作业。中导洞首先贯穿,既改善了施工环境,又起到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⒉ 合理利用开挖班劳力和机械设备能力,左、右洞各开挖侧导洞 100m 左右,并在中导洞与侧导洞之间设置横洞。既增加了工作面,又加快了中隔墙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干扰,从而加快主洞开挖进度。⒊ 主洞开挖采纳定向爆破技术,减弱对中墙的爆破震动,同时也减少了中隔墙保护区段的长度,从而降低中隔墙保护费用。⒋ 两主洞错开 50m 以上,以监控量测为指导,主洞开挖、支护平行施工,减少洞内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缩短工期、保持合理施工环境的效果。⒌ 左右主洞围岩收敛都趋于稳定后再施做二次衬砌,避开因爆破松动区域范围内的围岩经 3~4 次爆破振动后内部多次应力重分布变化未稳定,造成二衬受力不均衡使混凝土面产生裂纹等负面影响。 ⒍ 仰拱、填充砼、调平层和矮边墙先施作,二衬随后,优化洞内文明施工,并确保主洞二次衬砌质量。二、适用范围⒈ 石质Ⅲ~Ⅴ 类围岩双洞及以上连拱隧道;⒉ 城市地铁、软质围岩隧道、土质连拱隧道亦可参照本工法施工。三、工法原理以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开挖、支护中导洞至贯穿,后施工中隔墙,中隔墙顶经防排水处理,回填砼密实,形成纵向连续中隔墙,之后进行主洞开挖、支护等后续工序作业。施工过程中强调将大跨度连拱隧道分隔、变单洞为双洞,减小主洞开挖断面跨度,以合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为基点,单边围岩收敛趋于稳定后开挖另一侧主洞。采纳锚喷支护,喷射钢纤维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