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的思考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拟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包括:外业实物数据、室内实验成果、文字报告、表格及图件等。作为一名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技术人员,要重视现场地质编录、原位测试等外业工作,并与室内实验资料成果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 重点突出,论点有因,论据充足,正确评价拟建筑物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别岩土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 外业 实验 文字 表格 图件 评价 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拟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法律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测量、放点、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劲,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合、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齐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数据一览表和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对比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容易导致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土体的状态与原位测试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 0.25 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野外定为可塑状粘性土的,实验资料为硬塑状,其液性指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