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第一节 抗震设防分类示例 3.1 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和商住楼,如何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25 第 6.0.5 条规定,“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该条规定参照了《商店建筑设计法律规范》(JQ 48-88)关于商店规模的分级。考虑近年来商场进展情况,当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 或营业面积 10000m2 以上的商业建筑,人流可达 7500 人以上(按每位顾客占用营业面积 1.35m2 计算),应划为乙类建筑。2025 设防分类标准第 3.0.1 条第 5 款还规定,“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故设置了防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对于带大底盘的高层建筑,下部裙房为商场,上部为住宅楼,若设置抗震缝分成两个结构单元,可按每个单元单独划分设防类别,实际设计中应注意: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分别推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对于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若设置防震缝分成若干个结构单元,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各单元独立承担地震作用,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人流疏散也较容易。在这里,结合《建筑防火法律规范》GBJ 16-2001 局部修订)的有关规定,在一个结构单元内,商场的任一位置至最近疏散出入口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 40m,且相邻的疏散出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m。因此,当每个单元按面积划分属于丙类建筑时,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房属于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但是,当上部结构为乙类时,下部结构不论是什么类型,均为乙类。3.2 博物馆、体育、会展、影剧院等公共建筑应如何确定它们的抗震设防类别?公共建筑应根据其人员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规模、地震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参照《博物馆建筑设计法律规范》JGJ 66-199l,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 10000m2,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博物馆。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法律规范》JGJ 25-2000,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以及这些大型博物馆和档案馆应划为乙类建筑,二者的设计使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