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 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的源头,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特别的特征,加强和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探讨了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实行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类保护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手段,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补充。为了促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发布各种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条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等等。这样,从国家政府部门就开始发布条文,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大众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知识,那么,我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将得到不断的进展。 一、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面积约 64 万 km2,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 43 万 km2,年降水量约 250――650mm,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3700t/km2,其中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 5000 t/km2 以上的地区共有 15.6km2, 每年产沙 14 亿 t,黄河水的含沙量平均为 37.4km3 ,汛期高达 1600km3,可说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黄土高原成为千沟万壑、荒山秃岭,生态环境脆弱,成为我国著名的贫困区,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致使下游河床不断抬升,威胁着下游的经济进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问题,不仅是本区内部的问题,也是影响广泛的外部问题,可以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事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问题,倍受国内外有关人事的关注。 2、土地沙漠化问题 我国沙漠化面积达 188 万 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19.6%,,西北地区又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新疆、青海西北部的广泛区域,由于区内人口的剧增,社会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地、荒地过度开垦或超载放牧等人为活动,造成固沙植被衰败,风沙线前移,干旱加剧,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沙漠化土地已由过去每年扩大 1000km2 进展到现在每年扩大 2460km2 ,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土地沙化,危害日趋严重,是区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