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雷电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北海市雷电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 摘要:雷电灾害是北海市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利用广西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历史资料,以雷电的强度和频度作为致灾因子危险性的评价指标,应用加权评估方法和因子法律规范化处理方法对北海市雷电致灾因子进行风险评估及区划,结果表明:北海市雷电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大体呈由东南往西北递减趋势,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对北海市进行雷电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可为北海市科学进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雷电;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评估;北海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进展及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雷电带来的灾害日益显现,雷电灾害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最严重的 10 种自然灾害之一”并被 IEC 确定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1]”,对雷电进行深化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海市地处广西南部,北部湾东北岸,三面环海,地势较为平缓,属亚热带气候,气象灾害多种且影响较严重,其中雷电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北海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近年来经济得到飞速进展,各种高层建筑及现代设备越来越多,雷电灾害影响越来越大。为确保经济快速安全进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对全市开展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讨论非常有必要。 1 数据资料 (1)气象观测数据 2025 年 6 月――2025 年 9 月北海市闪电定位仪所猎取的雷电强度资料。 (2)基础地理信息资料 利用 ArcGIS9.2 对广西 1:25 万地理数据中的F4905、F4906、F4909 和 F4910 等四个图幅所包含的 E00 资料和 dem ASCII 资料进行格式转换和拼接、对矢量数据分层、筛选以及裁剪、经、纬度和坡度、坡向栅格数据提取等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北海市的行政区划界数据、行政点数据、河流、水体数据、路网数据及网格距为 100m×100m 的广西 DEM、经度、纬度、坡度、坡向栅格数据。 2 方法和路线 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雷电强度和雷电密度两方面因素,雷电强度越大,密度越高,风险越大。采纳 2025 年 6 月――2025 年 9月北海市闪电定位仪所猎取的雷电资料,将 2 a 的所有雷电电流强度样本汇总排序,参照 WMO 推举的数值,按百分位数分别确定不同等级对应的电流强度阈值(表 1)。由此划分出各级电流强度范围。 表 1 不同百分位数对应的电流强度阀值(单位:KA) 北海地理经度范围为 108.8°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