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_第1页
1/5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_第2页
2/5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_第3页
3/5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讨论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讨论 摘要: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多伦路,于 1999 年进行了以文化为主题的开发,形成了以“名人故居,海上旧里,文博街市,休闲社区”为定位的步行街。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与“新天地”等同时期开发的休闲街区相比,影响力较小,街区活力不足。因此,本文将从业态、空间布局定位、可达性、古建筑功能置换和经营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对多伦路当前面临的问题做一些探讨,指出其进一步进展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历史名街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关键字:多伦路 定位 文化资源 可持续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文献综述 已有文献对于多伦路的讨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设计:孙施文、董轶群从地区定位、功能配置和空间状态组织等方面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定位本身缺乏适当性。郑正介绍了多伦路的保护、更新和进展的规划目标、对策及措施。米澄质对多伦路的环境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2)建筑保护:陈伟新透过多伦路改造案例,提出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与城市经济进展相结合的观点。(3)游憩:孙淼从游憩角度出发,剖析游憩街区的结构、客源市场,认为上海游憩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宏观控制欠缺、交通问题凸显、公共空间不足等。杨荻荣从历史形成背景、利用模式、经营方式、使用者行为特征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方面,得出游憩利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多方面改变及历史街区游憩利用是进展游憩业主流方向之一等一般性特征和规律。(4)市场特征:宋长海,楼嘉军对上海休闲街商业网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提出了优化休闲街商业网点的建议。(5)文化艺术:蔡继福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成因进行了探原。 2 多伦路建设背景及方法 多伦路是上海虹口区的一条小街,全长 550 米,南傍四川北路商业闹市,北临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属于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它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上海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印迹和文化缩影。但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多伦路被步步蚕食,成为一个公路菜场,路两侧风格各异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变得破败不堪,“脏、乱、差” 使多伦路昔日的文化韵味荡然无存。 因此,在 1998 年,虹口区政府对多伦路进行了一期改造,希望经过 2-3 年的时间,把多伦路打造成为以“名人故居、海上旧里、文博街市、休闲社区”为定位的文化休闲街区。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名街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