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PS 高程转换中五种高程拟合方法的讨论探讨在 GPS 高程转换中五种高程拟合方法的讨论探讨 摘要:本文正是围绕高程异常的求解问题展开讨论。分别用平面、二次曲面、BP 神经网络以及“BP 神经网络+方格网”拟合讨论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分析各种方法的拟合结果, 关键词:高程异常;BP 神经网络;似大地水准面;方格网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 GPS 定位技术的普遍应用,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实质就是高程异常的求解。本文正是围绕高程异常的求解问题展开讨论,分别用平面、二次曲面、BP 神经网络以及“BP 神经网络+方格网”拟合讨论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分析各种方法的拟合结果。 试验数据是 C 级 GPS 网水准联测点 171 个,采纳三等水准测量。区域面积约 100,000km2,这些点分布整个省属于平原地区,网中有 171 个 GPS 水准点,点的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 图 1 C 级 GPS 网水准联测点分布位置图 1 平面拟合法 平面拟合法公式: (1.1) 平面拟合法的残差都比较大,图中显示点的拟合残差大部分都远离零轴。 图 1-1 检核点拟合残差 2 二次曲面拟合法 二次曲面拟合法公式: (2.1) 二次曲面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平面拟合,表明二次曲面更能够表示讨论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特征,但还是无法具体表征。 图 2-1 检核点拟合残差 3 BP 神经网络拟合法 用 BP 神经网络方法拟合似大地水准面,从图 3-1 显示 BP 神经网络的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函数拟合法的拟合效果,突出了 BP 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 图 3-1 检核点的拟合结果 4“BP 神经网络+方格网”方法 1)基于方格网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 方格网方法的本质就是将大区域进行分割,这样就能够在分割后的小区域里进行高程异常的内插。基于格网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的步骤如下: (1)借助程序,将一个给定的区域按某一个固定的间距分割成网格,并计算出每个方格网点在所给定区域中的坐标。 (2)将区域中的已知 GPS 水准高程点分成两部分:学习样本和检验样本。 (3)用神经网络 BP 算法建立高程异常和坐标的相互关系,用学习样本建立网络模型。 (4)用建立好的模型计算出每个方格网点的高程异常。 (5)用检验样本分别计算神经网络 BP 算法和方格网模型的精度。 2)高程异常内插过程 一旦基于方格网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已经建立,当给定一个在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