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施工中的坍方原因浅析与防治方法简介 1 前言在铁路、公路的越岭隧道,城市地铁及车站、水工隧洞、人防及地下工程洞室开挖中,顶拱及边墙塌落或冒顶统称坍方。坍方不但影响工程进度,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危及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地下洞室施工中,应仔细进行地质分析,找准可能引起坍方的原因,并加以仔细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护方案和坍方治理措施是施工中的重要工作。2 引起坍方的原因2.1 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坍方2.1.1 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没有仔细讨论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没有仔细进行现场地质情况调查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断层涌水等危害性较大的地质情况估量不足,未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缺乏技术储备和物质准备,一但发生坍方不能及时处理,使小坍变大坍。2.1.2 在洞室开挖中,没有仔细观查和分析围岩地质情况,更没有对地质条件进行超前预报或超前调查,一味追求进度,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开挖方法,钻爆方案,支护参数盲目施工导致坍方。2.1.3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开挖方法、钻爆方案、支护参数不尽合理,在施工中没有及时调整造成坍方。2.1.4 施工中管理不力,偷工减料,未按设计安装布置锚杆,锚杆人为裁短、间距加大、灌浆不满,喷射砼厚度不够或标号偏低,岩面未仔细清理使砼与围岩结合不紧密,凡此种种造成支护强度不够引起坍方。2.1.5 未仔细进行钻爆方案设计,随意爆破,大面积扰动围岩,造成坍方。2.1.6 未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对围岩的变形情况不了解,对支护结构是否可靠不知道 ,不能及时对围岩变形进行约束。2.2 特别地质构造引起的坍方2.2.1 地质构造组合不利当地下洞室通过褶皱构造、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地带,或在岩层与土层交界处穿越,围岩被分割成中厚层块状结构,层块间多夹有软弱夹层,在爆破震动作用下,往往发生坍方掉块现象,特别当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夹角较小时,更容易发生较大的坍方事故,这种小规模的坍掉往往来得突然,危害较大。坍掉部位主要与构造面走向有关,当构造面走向与洞室轴线基本一致且岩层倾角较大时坍方往往发生在拱顶,倾角较大时发生在拱顶和岩层倾向洞室边墙一侧,若多个构造面交汇则拱顶和边墙均可发生。2.2.2 断层带在较大断层或断层带附近或数条断层交汇处,由于断层附近岩体松散破裂,风化严重,断层中又多夹有断层泥等充填物,因此在断层中开挖洞室很容易发生较大坍方,塌落拱形状多受断裂构造面控制。2.2.3 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