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的一些回想 同样是地铁站,同样有必胜客,但却是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人。桌前全然不能相同的菜肴,自然品不出那时的兴奋与味道。 高考前,有人曾说希望能考到有地铁的城市;也有人曾说想去哈尔滨上大学;还有人说,只想有个大学上就好……那时候,一切都还是个远方,而现在,那时候却归为如今没有去路的远方。你在哪,他在哪,或是她在哪?我全然不知,貌似这也在于我没有去顾及过这些的原因。很多时候的怀念变得只是个体,而不是全体。不是那个班级,而是在那个班里的几个好友。 我们终于上了大学,但也有人没能应付过高考,便可能没有了属于他们的大学。对于大学,我们现在又是否明了它的真正意义?太多的事情总是后知后觉,人们可能会经历着相同的事情,但永远不可能会有相同的体会。这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大一新生已经一个月了,面对周遭的陌生一点点的习以为常,我的生活渐渐的能在这安定下来,慢慢的适应,仿佛在蓦然间阅得很多的感想。每天算起来都只有半天的上课时间,剩下的半天我们是被放养的。或许是未上大学前我们被过分圈养,使得现在的放养生活过得混沌,大多数的人仿佛失去安排时间的能力,在不上课的时间,躺在寝室床上睡得死去活来。但也有人懂得在这时间联网打游戏练级,这算是一种进步,还有一些人懂得了如何挥霍父母的钱才显得自己高端大气上档次,这又领先了一步。唯有很少的人真正懂得用这点时间去历练自己,我想在我这,他们已经是极品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大学生活是否是未上大学前老师家长说的那句“大学随你玩”的错,但这确实是我看到的。 大学的课,不在固定的一个教室上。不是老师念的每一个名字都有人喊到,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同班。老师似乎也习惯一个人对着几乎所有学生都趴下睡觉的教室自问自答。现在的很多时候,我只是看到大家的懒散与迷惘。总有人突然感慨怀念高中,也总有那么多人来生产共鸣,还外带很多点赞的人。人为什么怀念?或许这只是迟来的珍惜,怀念是在愧疚么? 我没能在浙江本地上大学,而在北上的苏州落定了我的三年生活。回想着,初中我跑到镇上的另一端上学,每餐都能回家吃;高中我坐着公交转三轮车去邻镇上学,一星期回家一次,吃上三餐。到了现在上大学,我乘着四个多小时的动车跨了省远离家乡,或许该是每四个月回家。想来,我是一步步的远离家,又在现在深刻了家乡的定义。原来,所有的离开,或是远离,是成长的必定,这必定注定了孤独的味道,仿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