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路 路 基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的 勘 测与 整 治摘 要 根 据 株 六 复 线 、 黎 南 线 、 黎 湛 线 路 基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勘 测 与 整 治 工 程的 施 工 经 验 , 作 者 对 铁 路 路 基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进 行 了 综 合 分 析 讨 论 , 阐 述 了 岩 溶 地面 塌 陷 的 分 布 规 律 及 成 因 机 制 , 介 绍 了 电 法 勘 探 及 钻 孔 注 浆 法 在 铁 路 路 基 岩 溶 地面 塌 陷 勘 测 与 整 治 中 的 应 用 。关 键 词 铁 路 路 基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勘 测 整 治1 引 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进展,提速和重载路网的不断扩大,施工和运营中防止地质灾害的要求就越高,岩溶地面塌陷就是其中较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之一。岩溶地面塌陷是指隐伏岩溶洞隙上方的岩、土体覆盖层,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引起变形破坏,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岩溶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岩溶地面塌陷在空间上具有隐蔽性,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岩溶地面塌陷可能毁坏路基、站房、桥梁等铁路建筑物;同时,塌陷形成之后,往往成为地表水向地下水排泄的通道,地表的污染物参加岩溶水的循环,导致岩溶水的污染,直接影响地下水水质,影响铁路沿线人民的身体健康。岩溶地面塌陷是一种较严重的地质灾害,认清其分布规律、成因与形成机制;制订合理的整治方案,对保障高速和重载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岩溶地面塌陷的分类按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可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后者占大多数。如表2-1 。3 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 规 律3.1 岩溶地面塌陷主要沿岩溶强烈发育的地段分布。碳酸盐岩性较纯的层位、断裂破裂带、断裂交汇处、褶皱轴部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岩溶强烈发育,易形成连通性较好的溶隙、溶洞,具备了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基本条件,岩溶地面塌陷多在这些地段分布。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分 类 表( 据 《 中 国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图 说 明 书 》 ) 表2-1按 成 因 划 分自 然 塌 陷人 为 塌 陷暴雨塌陷洪水塌陷重力塌陷地震塌陷坑道排水塌陷抽汲岩溶水塌陷水库蓄水、引水塌陷震动或加载塌陷表水、污水入渗塌陷多成因复合塌陷3.2 岩溶地面塌陷主要产生于土层厚度较薄的地段。上覆土层的内聚力强,含水量低,土层越厚越不容易引起塌陷;砂类土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