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复合载体夯扩桩简介复合载体夯扩桩是近年来进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桩基形式,它在钢筋混凝土沉管桩扩底的基础上,对扩底进行填料,夯实挤密,从而大大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它是一种短桩,特别适用于建造在粉持粘土、施工时不产生液化的粉土及承载力不高的软弱地基上的多层建筑。“复合载体夯扩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它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复合载体”两部分组成“复合载体”是位于桩端底部、经深层填料夯实的复合体,是该种桩型的核心,它是以桩端土层为讨论对象,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桩端深层土体进行反复地填料夯实挤密操作,使桩端以下的土体得到最为有效地加固挤密形成“复合载体”,它是一个呈现层状分布、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载体。如附图一所示。附图 1 复合载体的构造“复合载体”的这种特别的构造可以使桩端的应力水平逐层地进行扩散和降低,直至降低到与“复合载体”以外的原土体承载力相同的程度,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充分调动了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从而使桩承载能力大大地提高。如附图二所示。附图 2 “复合载体”受力分析图复合载体的特点: 1、复合载体夯扩桩通过特定设备将地基处理问题转变成了基础施工问题,该技术通过承台(梁)直接将上部结构荷载通过传力杆件传递到端部扩展基础再扩散到地质条件好的土体,设计简单,安全,基础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 2、由于复合载体夯扩桩改变了桩的受力特性,增大了桩端部载体的受力面积,单桩的承载力比同等桩长的普通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大幅度提高,节约了大量原材料和成本,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施工参数(填充料、三击贯入度)来调节载体基础的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而提高载体基础的承载力。 3、由于勘探钻孔数量有限,尤其地质复杂地区,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参数往往与实际地质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如差异过大,采纳普通桩基,其实际承载力将与设计承载力产生较大差异,必须进行设计调整。而复合载体夯扩桩通过填料对桩端土体进行曲挤密,通过三击贯入度进行控制,当土层实际受力性能与勘察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时,只要调节施工控制参数即可使桩的实际承载能力能够保证。4、复合载体夯扩桩实际受力时,载体基础、混凝土桩身和承台(梁)一起组成了一个空间受力体系,该体系能调节施工中某些局部缺陷引起的桩基础上力的不均匀分配,而且使原本不均匀的地基经过夯击处理后,土性变得更均匀,减少了建筑物的不均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