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课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讨论技工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课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讨论 摘要:技工学校是为企业培育合格技术人才的职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懂技术,会操作,动手能力强已上升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讨论技工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课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及专业课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问题。 关键词:技校 实践能力 能力本位 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技工学校培育的重中之重,不突出专业技能的培育,技工学校就意味着办学的失败。因此,在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无论是专业理论教学还是专业技能教学都要遵循“能力本位”的原则,辨证地认识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关系,确定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突出基本知识,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育目的,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公式推导、原理证明,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培育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后能讲会用直接上岗。 一、改变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块 组成以培育技能为中心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一)改变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技校教学中,专业理论知识是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理论知识要求“必需够用”,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必须坚持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这已是广阔老师共同的认识。根据技工学校的培育目标和培育层次,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把握好尺度,需要做深化的、艰苦的探究。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课程多采纳以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虽然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和向导,以实验为辅助手段,忽视了能力的培育,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忽视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育,使技工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主要任务得不到应有的突出。例如,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工电子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通用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它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电子技术离不开电路的制作、测量和调试以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可是,在传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