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实践活动中有关问题的处置建议招标代理机构接受业主委托,为业主招标选择项目施工主体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开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在遵守招标文件规定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这些问题,是招标代理机构履行招标代理协议时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如何判定重大偏差与细微偏差1、比如,某区一学校场平施工招标项目,招标文件中写明要求投标人将缴纳投标保证金的银行进账单装入商务文件袋子中,而在潜在潜在投标人共十家,其中由于有六家在编制投标文件时没有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的要求,也由于时间紧等方面的原因,就没有按此办理,仅有四家装入了商务标的文件袋子中,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将六家都作废,那就有可能导致本次招标失败。具体处理时,通过评标专家认定,对六家单位的此种情况作为细微偏差来予以处置。最好的办法是招标文件中最好明确那些属于重大偏差,那些属于细微偏差。目前推行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对于此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作为招标代理机构在制作特定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中我认为最好是予以明确,假如笼统地写根据某某规定执行,或是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规定执行,那专家在审的时候还得去找规定,带来审查的困难,因为就是专家也不可能将那么的规定和条款记住,除非天才的专家,才能记得了那么多规定。2、如某县一档案馆工程施工招标,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将所有资料刻录成完整的光盘,然而有的投标人根本没有进行刻录,有的只刻录了一部分,原来资料上已经有了的内容,再刻录光盘是否有那个必要?但是,招标代理机构在进行招标时,由于监督机构与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之间在整个招标过程中有各有倾向性,评标专家不能发挥独立的评标职能,在整个评标活动中受到监督机构及招标代理机构的左右或绑架,最后只好都借此一点将所有投标人的投标都判定为废标。但是,这样一来,就给招标人实施项目管理活动在时间上和经济上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建议:作为招标代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一定要有公正、公平进行评标和公正监督心态。作为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在制作招标文件时,一定要将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进行充分的界定,以使在专家在进行评标时能够清楚界定偏差程度,从而大大减少招标失败的程度。二、评标专家进行网络查询时,无法查找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证书和相关资料,怎么办对于实行资格后审的施工招标,在审查投标人资格的合符性时,突然遇到网络不畅通,导致投标人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