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巧用心理学效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教员巧用心理学效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摘 要:任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基层干部走向上一级岗位的任职需求,教员要发挥主导作用,可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巧用“自己人效应”影响学员,巧用“鲶鱼效应”激励学员,巧用“登门槛效应”启发学员,巧用“罗森塔尔效应”培育学员和巧用“蔡加尼克效应”吸引学员。 关键词:教员;心理学效应;课堂教学管理;任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9-0052-02 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化,任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加速进展的新阶段。必须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探究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院校任职教育需要的教学方法体系。任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基层干部走向上一级岗位的任职需求,教员要发挥主导作用,可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以问题为中心的任职教育课堂中更是如此。 一、巧用“自己人效应”影响学员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而自己人效应也称同体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意识地运用自己人效应,能够增强教员的影响力,从而对学员施加影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发挥自己人效应,增强教员的自身影响力呢?首先,可以运用自己人效应帮助教员在短时间里消除与学员因陌生而产生的隔阂或戒备心理。教员得到学员的认可,可迅速打开局面开展工作。所以,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步就要消除这种排斥与戒备,让学员认可并接纳教员。其次,理论讲解要联系实际,多用现身说法,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学的亲和感。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开朗、坦率、正直等良好个性,人际影响力就会更强,学员也会对教员有更高的认可度,这样会促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二、巧用“鲶鱼效应”激励学员 鲶鱼效应是指通过外部刺激激发个体竞争意识的现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通常会采纳宣传学员身边优秀典型的方式来激励其他学员,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员要自觉运用鲶鱼效应来让课堂充满竞争的氛围,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首先,教员要做好引导工作,担任课堂的导演,让学员唱大戏,只有让学员动起来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其次,要寻找突破口,提高学员参加度。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老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