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探究与实践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就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读者服务方面的探究与实践所作的努力予以总结与思考,旨在探讨未来独立学院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及对此所应实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读者服务 基础服务 延伸服务 学术图书馆 美国图书管理学家谢拉认为,了解图书和读者、了解读者的心理及需求,这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 谢拉的观点道出了读者服务工作在图书馆运营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和意义。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如何?其读者服务特点如何?在数字图书、移动图书日益繁荣的当下,独立学院图书馆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走进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和学术中心,这一课题是起步较晚独立学院图书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境。为此,笔者通过对我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十年进展成绩、读者服务形式和具体措施的总结分析,以此探究未来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进展的。 一、城市学院图书馆十年进展的成就 (一) 图书馆硬件建设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成立于 2025 年 8 月,从最初 1 个报阅览室,藏书 1200 册,到 2025 年图书馆已拥有 5 个书库,一个期刊室、8 个阅览室、三个考研自习室,纸质图书近 79 万余册,纯电子图书 61 万册,年订购报刊 930 余种,基本实现了藏借阅一体化的馆藏服务体系,除此之外城市学院图书馆还拥有“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超星”和“书生之家”及 4 个自建电子数据库,基本实现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互补,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共享,这一硬件条件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升级的硬件条件。 (二)图书馆软件建设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只有一流的服务才能打造一流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从 2025 年建馆,图书馆队伍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从最初的 12 名工作人员,到 2025 年图书馆在册人员 28 人,其中讨论生学历 6 人,本专科学历 24 人,基本上具备了讨论型图书馆的基本条件。 二、城市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形式和手段 (一)读者服务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初景冬教授认为, 在新的信息环境中,需要重新定义图书馆的作用,重新定义图书馆及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但图书馆的本质与核心功能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图书馆的服务性和支撑作用,初景冬教授认为传统图书馆以馆藏为中心,为基本上是被动的用户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这...